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如何鉴别假币

专家指导我们鉴别假币的方法:“一看、二摸、三听、四测”一看:看钞票的水印是否清晰,有无层次感和立体效果;看安全线;看整张票面图案是否统一。二摸:第四套人民币5元以上券别均采用了凹版印刷,触摸票面上凹印部位的线条,是否有凹凸感;三听:钞票纸张是特殊纸张,挺括耐折,用手抖动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四测:用紫光灯检测无色荧光反映。
  除了上述基本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法,即用真币与假币的对比方法去识别假人民币,仔细去比较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假币:
  ——水印识别。人民币水印是在造纸中采用特殊工艺而形成的暗记。真币水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透光观察清晰。而假币特点是水印模糊,无立体感,变形较大,假币多是用浅色油墨加印在纸张正、背面,不需迎光透视就能看到。
  ——凹印技术识别。真币的技术特点是图像层次清晰,色泽鲜艳、浓郁,立体感强,触摸有凹凸感,如1至10元券人民币在人物、字体、国徽、盲文点处都采用了这一技术。而假币图案平淡,手感光滑,花纹图案较模糊,并由网点组成。
  ——荧光识别。1990年版50元、100元券人民币分别在正面主图景两侧印有在紫外光下显示纸币面额阿拉伯数字“100”或“50”和汉语拼音“YIBAI”或“WUSHI”的金黄色荧光反映,但整版纸张无任何反映。而假币一般没有荧光暗记。
  ——安全线识别。真币的安全线是立体实物与钞纸融为一体,有凸起的手感。假币一般是印上或画上的颜色,如加入立体实物,会出现与票面皱褶分离的现象。
发现假币的处理方法:如果通过上述方法鉴定为假币时,应立即通知或送交附近银行,由银行开出没收凭证,予以没收处理。具体细则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城乡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业务机构在办理货币存取款业务时,发现假币有权收缴;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授权的鉴定机构按规定程序鉴定货币真伪。据介绍,其中所称假币是指伪造、变造的货币,所称货币指人民币和外币。《办法》还规定,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可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书面鉴定申请,享受其无偿提供的货币真伪鉴定服务。假人民币的种类:假人民币包括伪造和变造人民币两种。 伪造人民币是指通过机制、拓印、刻印、照相、描绘等手段制作的假人民币。其中电子扫描分色制版印刷的机制假币数量最多,伪造水平最高,危害性最大。 变造人民币是指将人民币通过挖补、剪接、涂改、揭层等各种方法达到以少制多,使原币改变数量、形态实现升值的假货币。
引自:http://www.99yihe.com/blog2/showbbs.asp?bd=1&id=50&totable=1

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北京站不在临时窗口售票

北京火车站解释为何不在临时售票口
出票集中出的票分发至不同专售窗口
  北京站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由于今年客流压力很大,北京站在过去几年探索的基础上,较大规模地运用了“分区、分线、分到站”的卖票方式。车站已按照旅客成分、到站城市等,划出不同专售区,如东北线专售区,京沪线专售区,学生票专售区,农民工票专售区,还有临客专售区。不同的区域里,也有不同的线路和到站城市,这些都加以区分,让旅客买票的目的性更强减少旅客等待时间。
  具体就是,车站为了集中发售当天某个线路的车票,会先集中将该线路的车票打印出来,再分类发放到各个销售点,而出现在视频中的售票人员正是在做这个工作。
  售票处广播指引旅客至专售窗口购票
  昨日上午,北京站还邀请媒体现场参观车票销售情况,11时40分,记者在站前广场看到,临53号售票窗口专售哈尔滨一站车票。临54号窗口发售到成都、重庆、西安、兰州、武昌、广州方向的车票,临55号窗口发售到安庆、合肥、南昌、深圳和福州方向的车票。广播里不断播出“有需要今天到沈阳的乘客,请到临时19号售票窗口”。不时会有旅客到这个窗口购票。
  临时售票室里,一位女工作人员正站着卖车票,“空间太窄了,实在放不下一张凳子”。现场工作人员说,专售窗口售票有针对性,如当天出行的旅客在专售当日票的窗口排队,就不用和购买五天、十天后的乘客一起挤了。
  - 疑问
  网友对北京站回应提出疑问
  为何不在临时售票口出票
  在北京站方面作出回应后,不少网友也对回应做了不同评价。
  昨晚,网友perl5在国内某论坛发帖称,北京站回应缺乏说服力,“我就不信那些需要分区的票非得到正常售票窗口来出票,随便在网络上接一个终端就行了。”网友cluster则表示,看过视频后,基本可以肯定售票员不是私自出票,应该是集中给临时售票窗口出票或者团体票。更有网友对集中出票时间提出了质疑,“car_lunbu”说,如果车站为了给临时售票口打票,应该找不是窗口的机器,也不要占用售票时间。
  北京站有关负责人昨日也提及了为什么不在临时窗口打票的问题,“卖出当天车票的地点都是临时选定的,可能在商店里,也可能在一个临时窗口,这里没有计算机。”该负责人说,之所以大量打票,就是要提供给这些不固定窗口。类似的情况还有卖某个区域的车票也会比较集中地打印出来,“感觉效果还不错。”
  记者在临时售票处里看到,最快时,一分钟左右可以发售十五张左右车票。
  铁道部:要求铁路公安部门加大打击倒票力度
  铁道部要求各铁路局加强售票管理,坚决杜绝票外加价行为,严厉打击倒卖车票和制售假票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求铁路公安部门继续加大打击制售假票和倒票活动的力度。
  铁道部日前召开全路运输电视电话会议。铁道部要求各铁路局合理引导旅客出行,更好地实现客流均衡;要充分发挥售票主渠道作用,增加站内和市内售票窗口数量,最大限度满足旅客购票需求。
  此前,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承诺,对违反规定的售票人员将调离岗位,对内外勾结以票谋私的铁路内部人员,一律解除劳动合同,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引自:http://www.99yihe.com/blog2/showbbs.asp?bd=7&id=48&totable=1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钻石---皇权的象征

钻石---皇权的象征数千年来,钻石就是世代皇权的标志。15世纪以前,只有皇帝才能佩戴钻石,作为领兵打仗战无不胜和
治理国家的护身符。据著名印度史诗《玛哈帕腊达》中记载,在三千多年以前,人们就用钻石来装点他
们的英雄。法国王室贵族们对钻石的热爱,始于法兰西一世到路易十三世,在路易十四世达到顶峰,他
收藏的钻石包括112克拉的法国蓝色钻石(French Blue),109颗质量超过10克拉、273颗4~10克拉及约
1100颗的小钻石。遗憾的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夜,王室的珠宝被盗一空。俄国沙皇们也是不遗余力的
追钻者。早在1600年沙皇收藏的珠宝中就已拥有镶满钻石的宝球和镶有900颗钻石及其他宝石的王座。
1682年彼得大帝和其弟伊凡五世的共同加冕典礼上,两人的皇冠就镶满了钻石。1762年皇后凯萨琳宣布
即位时所戴的皇冠上镶嵌的钻石多达5000颗,卡萨林还把前情夫所赠的欧罗夫(Orloff)钻石,镶于皇
室的权杖上。英国王室自1300年从黑王子爱德华开始,到1907年爱德华七世六十六岁生日收到世界最大
的库里南钻石为止,收藏的钻石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英国王室是崇尚钻石,并用以显示他们的权利和
地位的典范。时至今日,英国王朝加冕典礼中仍沿用镶有钻石的皇冠、皇服和皇杖作为权利的象征。
引文自:http://www.99yihe.com/blog2/showbbs.asp?bd=4&id=47&totable=1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钻石寻觅的艰辛

最诱人的“钻石谷
在中亚有一个恐怖可怕的山谷中,满地都是钻石。天上有飞禽盘旋巡逻,地下有毒蛇严密把守,这些毒蛇的目光就可以之人于死地。只有哪些机制勇敢的寻钻人,才能从这个山谷中找到钻石。据传他们把羊宰杀后撕成肉块,丢下谷底,血腥的羊肉便沾满钻石,正午时分,饥饿的秃鹰从山顶飞入谷底,抓起肉块,飞回山顶准备饱餐时,守候在山顶的寻钻人,大声吆喝,吓走秃鹰,获取钻石后,再将肉块留给秃鹰。巴西彩色钻石称誉全球,可矿区却位于托康廷斯河流非常荒凉的地带,当地人说到托康廷斯河比上天还难,途中要穿越荒僻的原始森林和漫无边际的沼泽地带,那里毒蛇横地,猛兽成群。荷兰探险家多次用皮筏企图越过沼泽地,均以惨痛失败而告终。
引自:http://www.99yihe.com/blog2/showbbs.asp?bd=4&id=46&totable=1
钻戒:http://www.99zuanjie.com/catalog_83.html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钻石与爱情

钻石与爱情
钻石以其神奇、光彩夺目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又因自然界罕见而显得格外珍贵,被誉为“宝石之王”。爱情史人类永恒的主题,女性使爱情充满魔力。女性的美与爱情之魂,古往今来,让无数文人墨客去咏叹。当印度最早发现这坚不可摧的钻石后,钻石便与爱情、与女性揭下了不解之缘,使钻石文化与爱情文化紧密的联系起来。
钻石孕育于地球深部炽热的岩浆中,随着剧烈的火山爆发,来到了人间。虽然大自然亿万年的地址作用,可使海枯石烂,但钻石以其无可匹敌的硬度永恒不变。它成了永恒的信物,代表永恒之心,燃烧永恒之火,表达永恒之爱,作为爱的语言,诉说天长地久、永无尽头。
钻石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传说中爱神丘比特的箭头镶满了钻石,才因此充满爱的魔力。1477年,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把一枚钻戒送给法国勃艮地的玛莉,从此开创并建立了以钻戒订婚的人类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以钻戒作为对女性爱的献礼,已经蔚然成风、风靡世界。

原文:http://www.99yihe.com/blog2/showbbs.asp?bd=4&id=45&totable=1

2009年1月8日星期四

带来幸运的钻石--------“布拉冈斯”

18世纪末,在南美洲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境内,发现了钻石矿。当时的葡萄牙国王为了垄断这些宝藏,规定居民凡采到重20ct以上的钻石必须上交给皇家,如果隐瞒将处以重罚。到了18实际90年代初,在巴西懂不的米纳斯吉拉斯州,有3个因犯有重罪儿被终身流放的犯人,被迫从事开采钻石的艰辛劳动。1798年的一天,幸运似乎向这3个犯人招手了,他们在沿着阿巴依戴河寻找钻石时,突然发现一块几乎有鹅蛋那样大的“砾石”,它无色透明而略带微蓝,3个犯人认为可能是钻石,便把它瞧瞧地带了回来。经过商议他们决定把钻石交上去,希望由于这一功劳而得到国王的赦免。但是,犯人想见当地官员是不容易的,又怕被别人骗走了钻石,结果他们求助于当地神甫帮助。神甫是个好心人,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将这粒珍宝交到了葡萄牙驻巴西总督手中。面对这样大的钻石,总督不敢相信他是真的,玉石找来专家进行鉴定,结果是惊人的!他不仅是一块钻石,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最后,这颗珍贵的钻石送到葡萄牙王宫中。由于发现巨大钻石的功劳,3个流放犯被赦免,协助他们的神甫获得了一笔传教费作为奖励。这块钻石重达1680ct,因为它发现于阿巴依戴河的河滩上,故最初按地名命名为“阿巴依戴”,后来,因归葡萄牙王族所有,又以王族的姓来命名,改称“布拉冈斯”。“布拉冈斯”进入葡萄牙王宫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在钻石历史上,留下一个悬念。

原文:http://www.99yihe.com/blog2/showbbs.asp?bd=4&id=44&totable=1